1. 手表避震器颜色怎么选
机械表里紫色的东西是避震器,就是在机芯的主夹板和摆夹板上以防震器作轴承,使手表在受到震动时,摆轴的轴榫不易折断的装置。
避震系统的重要部件为弹性簧片和托钻,凭借托钻、底座和弹性簧片的相互配合,尽可能的保护摆轮和齿轮的承轴。
避震系统的基本运作原理是依靠底座和托钻之间的滑动位移,当托钻沿底座斜面移动时,防震弹性簧片受力隆起变形,从而吸收来自承轴的冲击能量,最后彈性簧片的回弹会引導轴尖返回原位。此外避震器还有保油的作用,在托钻和避震盖眼之间,加以适量的润滑油,可进一步增加机械表的耐用性。
2. 手表的避震器
手表品牌有百达翡丽、劳力士、理查德米勒、卡西欧等。
以下是这四个品牌的详细介绍。
1、百达翡丽
百达翡丽是一家始于1839年的瑞士著名钟表品牌,世界十大名表之首。是瑞士仅存的真正的独立制表商之一,由头至尾都是自己生产,而训练一名PATEK PHILIPPE制表师则需要10年时间。
钟表爱好者及贵族的标志是拥有一块百达翡丽表,高贵的艺术境界与昂贵的制作材料塑造了百达翡丽经久不衰的品牌效应。
凭借超凡的专业技能,秉承优质的创新传统,百达翡丽至今拥有超越80余项技术专利。百达翡丽是“手表中的蓝血贵族”。
2、劳力士
劳力士(Rolex)是瑞士著名的手表制造商,由德国人威斯多夫与英国人戴维斯于1905年在伦敦合伙经营。1908年由威斯多夫在瑞士的拉夏德芬注册更名为ROLEX。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劳力士公司已拥有19个分公司,在世界主要的大都市有24个规模颇大的服务中心,年产手表45万只左右,成为市场占有量甚大的名牌手表之一。
劳力士,以庄重、实用、不显浮华的风格广受成功人士喜爱。
3、理查德米勒
理查德米勒是一家创立于2001年的瑞士高级制表品牌,打破传统制表业束缚,打造舒适、抗震、耐用、精准又轻盈的腕表,被誉为“手腕上的一级方程式”。
理查德米勒腕表,从设计理念、制表物料到表内每部分的外型及性能,均与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精密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腕表的避震器的灵感以及功能选择键的灵感都是源于汽车。
4、卡西欧
卡西欧是日本一家生产电子仪器、电子计算器公司旗下的品牌。 该品牌于1946年4月由樫尾忠雄创立,他是一名精通装配的工程师。
卡西欧TR系列的初衷也是为女性打造TOP的美颜拍摄感受,最新的光影美颜功能即便在暗处拍摄也能展现自然肌肤状态。
3. 手表避震器颜色怎么选好
常见的机械手表避震器有因加百禄避震器、三角避震器、降落伞式避震器、KIF避震器、Paraflex避震。
4. 手表避震器什么品牌比较好
kif避震意思是高端腕表的宠儿,虽然与因加百禄效果差不多,但是高端品牌就是偏爱kif,可能和高端品牌大多使用自产机芯少有使用eta一样,要把身份地位拉开。
kif对微弱冲击,凭借其单棱角,缓和了渐进的冲撞,而且防震簧替换简便,三个支撑点平衡了压力,使摆轴能够回到最佳中心位。
5. 手表避震器颜色怎么选择
不是的。
不能只看这一点。因为两种都存在的!!但是看你这个图,就明显是假的了。。。机芯完全不对啊~~~~一看就是广东货。。6. 手表避震器安装方法
浪琴现在不做机芯,是因为它在加入斯沃琪集团后,集团对浪琴的定位重新进行调整的结果。要知道,曾经的浪琴,在制造机芯方面相当给力,远比某些现在动不动就号称能够自产机芯的高级品牌强。
瑞士以前一直讲究分工合作,机芯厂专心做机芯,品牌用心经营品牌,能够自己做机芯的品牌凤毛麟角,而浪琴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19世纪的时候,浪琴就开始自己生产机芯了。那会儿还是怀表时代,1878年,用于怀表的计时机芯20H问世。浪琴的这枚机芯后来装在计时表中,用于美国的赛马比赛。20H算不上浪琴历史上最著名的机芯,但它开创了品牌自产机芯的先河,堪称浪琴自产机芯的“老祖宗”。从这个角度来说,20H意义重大。
采用20H机芯的怀表
自从20H诞生后,浪琴的底气越来越足,在自产机芯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随着13ZN和30CH的出现,标志着浪琴自产计时机芯达到了巅峰。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是怀表逐渐向腕表过渡的年代,腕表机芯13ZN正是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这枚机芯有两个版本,通用版本具有飞返功能。通过飞返按钮能一次性搞定计时停止、归零和重启,因此也让它成为最早的飞返计时腕表机芯之一。仅从这一点看,13ZN也能在计时码表的发展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13ZN在技术和美学方面达到了高度统一
机芯的打磨和装饰,达到了技术和美学的高度统一。这是一枚采用水平离合机制的手动上链机芯,整体结构错综复杂,再加上抛光倒角的夹板,八个齿的导柱轮,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在机芯等级方面完全可以和如今的一些顶级大牌机芯一较高下。
而且,我们别忘了,这可是完全由浪琴自己生产的机芯,而并非从某个机芯厂买来机芯后另外改造而成。而在那个时候,诸如百达翡丽这样的大牌,在计时机芯方面还在广泛依赖专业机芯厂。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浪琴那时的实力有多“恐怖”。
30CH机芯及其细节
毫无疑问,13ZN是一枚高素质机芯,但是由于成本和定位较高,浪琴只用在了部分款式中,并不太适合大规模使用。所以浪琴后来又适时推出了它的简化版本30CH。这枚机芯继承了13ZN的高素质,但是成本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因而更加亲民,适用范围更广。它和13ZN一样,都是浪琴在20世纪上半叶推出的著名计时机芯。
计时机芯属于结构相对复杂的机芯,既然浪琴连计时机芯都能自己生产,那么基础机芯更不在话下。50年代中期,浪琴研发出大名鼎鼎的手动上链基础机芯30L。
30L机芯
这是一枚小三针机芯,板路结构简单稳定,部分30L经过调校后还参加了天文台比赛。30L机芯直径30毫米,含17颗宝石轴承。在这枚机芯上能看到不少传统经典元素,比如螺钉摆轮、黄金套筒等等,非常吸引眼球。它还采用了现代腕表中常见的Incabloc避震器,因此具有不错的防震效果。刚开始的时候,机芯的振频为18000次,后来提升到21600次,并在之后衍生出大三针版本的30LS。
采用L990机芯的浪琴
以上说的机芯,无论是计时机芯还是基础机芯,都是手动上链机芯。而随着摆陀的发明,浪琴也生产了不少自动上链机芯。如果说22A机芯掀起了浪琴自产自动上链机芯的序幕,那么L990就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这也是浪琴最后一枚真正意义上的自产机芯。
这枚机芯诞生在70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石英危机”如火如荼。浪琴没有跟随时代潮流,逆势研发机械机芯,需要很大的勇气。L990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似乎有点悲剧英雄的色彩。不过,也正是这枚机芯,标志着浪琴在自动上链机芯方面达到了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高度。
即使现在看来,L990在技术上也非常先进。这枚大三针带日历的机芯设计得非常合理,整体厚度不到3毫米,属于超薄机芯。尽管薄,但是素质相当高,打磨得也很到位。它的振频达到了每小时28800次,在当时算高振频机芯。两个发条盒确保动力储存达到40小时左右。而在变更日历方面,它采用了先进的瞬跳结构,可以毫无压力地在任何时间调校日历。
但是为了研发这枚机芯,浪琴当时花了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再加上石英危机的冲击,最终浪琴没能保住这枚机芯,将它的设计和生产权卖给了高级机芯厂Lemania。
后来,Lemaina被斯沃琪集团收购,集团将它派给了宝玑。也就是从那时起,在机芯方面沉寂许久的宝玑终于有了“自产机芯”。而L990被Lemaina改头换面之后,用在了部分宝玑腕表中,直至今天我们还能在一些宝玑腕表中看到这枚机芯的身影。
有趣的是,后来浪琴也加入了斯沃琪集团,算是宝玑的兄弟品牌。只是这时候的浪琴,机芯研发团队被集团拆散了,划分给了ETA机芯厂。而浪琴这个品牌的定位也重新经过调整,主打中端市场。
既然连机芯研发团队都没了,自然不太可能再生产机芯。而且定位也比以前低了,似乎有点“没落”的味道。但在我看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未尝不是因祸得福。毕竟,现在浪琴的价位是大多数人都能承担得起的。正是因为浪琴现在主打中端,再加上集团对于浪琴大幅度的营销推广,才有了今天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浪琴那段辉煌的历史,记住曾经有这样一个叱咤表坛的“机芯强者”。
7. 手表避震器类型
1、从外观上来说。瑞士:ETA的机芯中轴要大,自动陀要比一般的大,自动陀的轴也大。日本:西铁城和其他日本的机芯都要明显小。
2、从秒针的次数上来说。瑞士:ETA机芯一般是每秒8下。日本:西铁城每秒钟3下,其他日本机芯一般是每秒5下。
3、手表避震器瑞士机芯常见避震器:比较常见的就是三角避震器、印加百录避震器和KIF避震器了,绝大部分瑞士产机芯都是采用了上述三款避震器,通过背透的表后盖,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日本机芯常见避震器:日本机芯可以说支撑了国产品牌的大部分手表厂,主要有西铁城的美优达机芯和精工的天马渡机芯,他们两个避震器很具特色。
8. 手表避震器种类
1、看机芯是否镀铑
铜材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手表的机芯夹板基本都是用铜做的,但不耐抗氧化,遇潮容易腐蚀。镀铑不但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看起来也更美观。所以现代机芯基本上都是镀铑的,而一些高仿表或不透底的手表依然有在采用此类机芯。
2、看机芯避震器
手表避震器常见的有三种:三角避震器,因加百录避震器,KIF避震器。三角避震器一般是假表或ETA机芯廉价腕表通常采用的避震器,如天梭最便宜的力洛克机械表采用三角避震器,ETA机芯最常见的为因加百录避震器,浪琴、美度都采用的是其避震器,一般顶级腕表才会采用的KIF避震器在ETA机芯中并不多见,目前大量采用次避震器的为不透底的帝舵在采用。
3、看机芯打磨
ETA机芯打磨常见于装饰性打磨,包括打磨线条、花纹及倒角,常见打磨为鱼鳞纹打磨、日内瓦纹与太阳放射纹打磨。打磨过的观察打磨的纹理是否均匀,是否深浅有度,反射光线是否柔和。
4、看机芯夹板边沿编号
一般会在机芯夹板边沿上的型号旁边刻有DM/V8字样,由于机芯各组件制成的材料成分、机芯表面的处理、热处理及对温度的敏感度不同的测试不同。之前V8机芯多使用于高级手表中,而DM机芯则多见于小品牌及低端品牌中;独立制表品牌会经过自家调校及打磨、开发为符合自己品牌等级的机芯。
扩展资料:
多数表盘刻有该表的钻数(如21ZUAN)和频率数(如21600),钻数的多少和机芯的设计、功能有关,钻数只是机芯的一个指标,跟机芯的复杂程度有关,但与机芯的走时精度无关。按照表的功能,普通机械手表要求17—19钻,自动表要求25—30钻,而过多的钻数对表机性能作用不大,一般仅起到装饰作用。
但手表的频率则越高越好,其频率是指摆轮每小时摆动的次数,频率在18000次以下者为低频表(慢摆动),21600次以上者为高频表(快摆表),频率越高,对抵抗外界各种形式的干扰、变化、冲击的能力强,因此走时稳定性好,精度性高。
9. 手表避震器颜色怎么选的
有,但是还是要注意避免强烈冲击
现在手表虽有防震功能,仍应避免突来之冲击,故做运动时,最好将手表取下。
1、勿近磁性物品
手表零件为金属制品,虽有防磁装置,但遇磁性物体时,易使时间不准,故最好少放于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品旁边。
2、请勿使手表接近溶剂
水银、化妆用喷雾剂、清洁剂、粘剂或油漆,否则表壳、表带等会脱色、变质或受损。
3、远离樟脑物质
樟脑有分解油脂之作用,易导致手表机件油脂被分解,使之故障。
4、勿常开启底盖
以避免空气中浮游的水份与灰尘,进入机件,产生故障。
10. 手表的避震是什么样子
非常正常。你说的这个现象是手表的避震机构在发生作用。不过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要说一种典型的症状,叫是击摆,又叫撞摆。
击摆的成因是:机芯内的摆轮,由摆轮和游丝组成的振荡器在做高速旋转,但是,它的摆动幅度如果超出了一定摆幅,就会发生击摆。击摆也被称为“撞摆”,是在高摆幅情况下,摆轮上的冲击钉撞到擒纵叉头外侧的一种现象。其后果是使摆轮的振荡周期极大的缩短,并伴随有驰骋状马蹄般的急速表音,秒针运行眼见的增快。
击摆有很多成因,不停的旋转着摇晃手表造成击摆。
很多修表的老前辈会不停的旋转着摇晃手表,在观察、再大力的晃动、在关产,就是凭经验在确定手表的的摆幅情况。不停的晃动等于给了手表一个外力作用,其结果是使摆轮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大,并最终导致发生撞摆。这个理论上是一定存在的,只不过是晃动的程度问题,如果一般的晃动都会导致击摆的话,还是说明摆轮的摆动幅度稍大了。
击摆本身并不是故障,而是现象,你的手表摆幅调整的越大,手表走时越准,但是遇到外力越容易击摆,反之亦然。在正常使用中出现击摆那就是故障了,有的自动机械手表有满弦击摆的现象,那就需要修理了。
为了防止手表剧烈晃动的时候产生击摆,现在的手表都有避震装置,其中有一种就是你这种,避震的方式是一产生剧烈活动,表就立刻切断动力,卡死擒纵机构,避免击摆现象的出现,你看上去就表就停秒了,如果你的表每天的误差在正常范围内,那就表示表很正常,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